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徒骇河水清又清【散文】 - 李民增

徒骇河水清又清【散文】 - 李民增

发布时间:2016/6/29  | 来源:作者投稿


早晨到“姜堤乐园”对面的徒骇河畔转了一圈,感触多多。“比哪里都好!”老伴说。
过徒骇河大桥从南岸向东,站在百米长的钓桥上远眺,河水特别清澈,映出蓝天,白云棉絮般飘浮。让我想起乘飞机去海南时,从万米高空俯瞰云海的情景,如梦似幻。恍若置身仙境,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头上有天,水中有天,水中天与头上天完全一样。前提是水清水平。水中天怎么样,与水有关,水与风有关。风浪一起,水中天便乱了。有人把老百姓比作水,稳定最重要。所谓太平盛世者也!
滨河大道上汽车川流不息,喇叭声把我拉回现实。钓桥上钓鱼的人不少,桥下钓鱼的人更多,排成一队。虽不见有人钓上鱼来,似乎都很陶醉。神情专注,悠然自得。我知道他们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钓鱼是享受,我有体会。小时候,我也喜欢下坑摸鱼,或用两根树枝撑起一片四方纱布做成网,里边放上一点饭粒在坑边捞鱼。我不爱吃鱼。只为享受捉鱼之趣。享受捉住以后的那份快感,成功的喜悦。人们都有征服欲,我也不例外。看他们静静地坐在桥上,河边柳下,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想到唐人的垂钓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上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想到纪晓岚的《钓鱼绝句》:“一篙一撸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甚至还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首首与钓鱼有关的诗,一幅幅画面,虽与眼前的景象不完全吻合,却也意趣多多。
北岸大道与河水之间是很宽的斜坡,坡中是一条蜿蜒石路。石路两旁绿草如茵,近路的一方树木繁茂。向东寛阔处有一座石山倚堤而立。山下是一片水,水中清晰地映出山的倒影。蛙鸣阵阵,虽不见蛙在何处,却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当然也想到宋•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
我踏着沾满露水的草地转到山后,沿突出的石块攀登至山顶,俯视山下,竟然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也为年逾古稀尚能有此壮举,有此冒险精神感到自豪!小心地下得山来,从东坡回望山顶,发现树丛中有一写有“禁止攀登”几个字的牌子。感到不理解:既然禁止攀登,何必提供攀登的条件。更为奇怪的是,一向小心的老伴,竟也支持我爬上去看看。可知她对我的信任。在老伴眼里,我还跟年轻人一样。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石山东边有一凉亭,凉亭四周鲜花盛开,像极了我当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