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打 场 - 李民增

打 场 - 李民增

发布时间:2016/6/5  | 来源:作者投稿

白居易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俗话说:“争秋夺麦”。过麦庄稼人最忙,等于“虎口夺食”。 过麦不仅忙,而且累、苦。
现在用上联合收割机,不用割,不用捆,也不用拉,直接在地里脱粒,面粉厂来车拉走,吃面到面粉厂去拿即可。连晾晒,收藏也不用了。比起从前来,真是进了天堂。想想早年在老家打场,累是累,乡亲们热热火火地在一起干活,也很让人怀念。亲情可贵!
早年没“天气预报”,早晨起来,一看好晴天,就去摊场,把前一天割了运到场里的麦个子搬开,解散,撒匀,用杈挑松,便于晒干,好轧。
几户一个场,都摊,就要分开。如果其他人家的麦子还没进场,就可以多占点场地,摊薄些,晒得干,打得干净。一般是几家商定,今天你摊,明天我摊,很少为这事争执。偶尔有人想多占,或先打,别的人家就让一让,也就没事了。皆大欢喜!
摊完场,就下地,家里留一个妇女或者老人,翻场,也防备鸡吃狗刨。午饭后,来不及歇晌,就趁着麦秸晒得正酥,套上牛,拉着石磙,一圈一圈地转着轧。一般是有经验的壮丁执鞭。看着不费力,妇女干不了,小孩子更不行。牛不好好走,东扭西拐,很难拉到正道上来。毕竟是畜生,都说牛老实,其实并不善良,欺负老实人,镇不住它。会干也不干。记得有一次,队长大哥把牛缰绳往牛身上一搭,到场边喝水,牛照常一圈圈地转,丝毫不敢偷懒。也通人性。欺软怕硬。真有意思!
翻场是妇女们的事。等轧完一遍,便把牛停下休息。等在场边树荫下的妇女们便开始翻场,一轰而上。抢险似的,过麦天,说变就变。刚才好晴的天,一块云彩上来,就来上一阵。万一赶上,雨一淋,捂到场里,损失就大了。“争秋夺麦”嘛!必须抓紧。
轧完一遍,用杈挑动麦秸,让麦粒落下,再轧。轧完二遍,就翻一遍,再轧。经过几遍折腾,麦秸差不多就碎了,抓起一把来看,如果还有麦粒,还要轧。一直到麦秸里没麦粒了,才起场,就是用杈把麦秸拾起来,垛到场边上。
整个过程,就是一场麦收大合唱。每到翻场,起场时,各家所有在麦场上的人都会拿着自家的杈来帮忙,很快!那边轧完,这边也翻完了,石磙不用停。盼了一春天,马上就吃到新麦了,心里高兴,人们一边干着,一边大声说笑,场上洋溢着收获的欢乐!
然后是堆麦粒,堆完,就到了傍晚了。如果正好有风,就开始扬场。男人扬,妇女用毛巾包了头,用大扫帚清理麦糠,也是大合作。扬场是个技术活,一家扬场时,各家都会过来搭把手,男人们比赛似地争抢着把麦粒撒向高空,白鹤亮翅一般,“刷刷刷!”满天绽放金色云朵,非常壮观!很像艺术表演。看着看着,一天的劳累都忘在了脑后。
你帮我我帮你,扬完一家扬一家,所有的人都会被浓浓的乡情陶醉。打完场,傍晚用地排车往家拉的时候,那种心情更甜蜜。没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得到。
现在,想起那些甜蜜的乡音乡情,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