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上 天 池 - 李广荣

上 天 池 - 李广荣

发布时间:2016/5/20  | 来源:作者投稿

阳春四月,我们随旅游团游览了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天池。
安徽省池州市城郊太朴山,海拔733米,原名“太婆山”。传说姜太公的夫人姜太婆因误犯天规,就镇压在这里。山上风景优美,有古院遗址,遗存古徽道,顶建电视发射塔,下为九华天池。
九华天池是国家4A级旅游点,号称“氧立方、水立方”。我们以神往的心情,亲身体验一下,不乘游览车,由山下向上攀登,一路峰回路转,山清水秀,赏心悦目。
传说三足金蟾是龙王之女。民间以它为祥物,有降福送财之吉,蟾宫折桂之瑞。今天首先见到是这嶙峋山石,梳妆甫华,盛装以出,在躬迎我们远方游客的光临,给予了吉祥。
首先径走了2000米石道,乃是当年沿山凿石修建的引水渠道。听说,加上其他干、支沟渠,共有100公里,悬河非河,被誉为皖南“红旗渠”。我们放开赏景的步伐,闲庭信步,蹊径清幽。静观纵情的水流,聆听清亮的回声。看山上傲然屹立、正气凛然的古松,断壁峭崖旁枝叶扶疏的绿树,石壁间茎叶挺俊的野草,以及大面积的竹海森林,无不令人觉得超凡脱俗,英姿可敬。我们被大自然的魅力所感奋,鼓起思想的羽翼,好,噌噌噌,以竞走姿态前进,努力超过前者。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竞赛,有竞争才有前进!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登临平步桥、青云梯,随心所欲,得意外之喜。注意:莫回头。
欲上天池,必走天门。传说,罗汉长守此玄门,玄门乃玄妙之门,可通达乾坤天地,承接前世今生,故八仙勇闯进门。我们沿着仙人足迹前行,遥见景观龙椅石,海狮望月,还有玉兔石。这是天上玉兔,私访人间,隐身于青山碧草,偷看着红男绿女,好奇好吃而已。俯视嶙峋的山石,幽壑纵横,远山近岭满是葱茏的绿树,山泉力攀登。
有路标:老年人、小孩慢走左道 。 年轻人探幽请走右道。远见千姿杨。松,石之景太刚,水、柳之境偏柔。唯天池水杨,松之干,柳之姿,敧石临水,刚柔相济;坚强博大,仪态非凡。天池水杨之多之大之刚之柔,景致罕见。诸多水凼,宛如人心组成洗心池。天池圣水,澄澈空灵。水长流,心无尘;心无尘,精气宁。意念之中,净化心灵;未来路上,步履唯轻。
见到大脚印  颓天之势在目,雷庭之声犹闻。自然造化,非人力所为。然运石之上,足印犹新,天之力?人之力?相传汉代,本地县令窦子明,得道飞天,一夜成仙,此或窦公一步登天之处?唐之李白,久留此地,访道求仙,或为慕窦公而去耶
经过清凉洞 ,冰川巨石,叠架而成。洞长800米,四季恒温,清泉不绝。入洞闻水声而行,可达龙宫仙境。洞里有洞;有的相连,有的间隔;疑无路时便是路,看是道处却迷途;洞宽处数人并步,洞窄处人必匍行;一人挡道,全洞漆黑,不辨五指;洞大处容人无数,可坐石小憩;壁陡处上臀下头相接,必得手足并用;阴森处凉气袭人,七弯八拐心忐忑;明亮时泉水叮咚,松吟鸟鸣。如此反复进出,方能旋出顶,普见光明。清凉洞真是神奇莫测,纵是画成七色丹青,拍成逼真影像,或者文笔生花,都无法将它的神奇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我们亲身体会,才能得到。
但攀登高22米马衙水库大坝时,我之年岁不饶人,越往上爬,感觉台阶越陡,陡得使人发怵,不敢往下看。顿觉平时对“知难而进”、“努力攀登”这些词语的含义理解是肤浅的,而此时才真正觉得它的内涵丰富。开始的时候,一段台阶接着一段平道,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往后,台阶接着台阶,先是爬三、四步歇一歇,后是爬一步歇一步,两腿好似灌了铅一样,气嘘直喘,大汗淋漓,仿佛彼此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但还是一鼓作气的上,其力量来源,与见到大坝上残留着跃进年代的标语,是不开的。“水利是农业命脉”,使我眼前又见火红年代,人山旗海,夯声动地,歌声震天。前人牺牲在前,才能福荫至今。我上天池又能算什么。
登上大坝,九华天池最为壮观,遥望矮人部落、九天云隐度假村等景点美不胜收。这时满山淡雾,时聚时散。如轻烟缕缕,随风飘忽;如白絮堆积,此消彼长。阳光四射,天蓝云白。峰壑吞云吐雾,发出如龙吟虎啸之声;云海浩瀚无际,白浪滔天是天池。
登上九华天池,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虽苦犹乐,心中浮起一种满足感。回家后,我在日记中记下这么一句话:“妙有分二气,灵则开天华。”并撰诗两首:


久慕九华池,朝参今始来。
临风登峡谷,蹑足上天台。
日浴沧溟出,云随杖履开。
此行殊不枉,游目骋胸怀。
 

遥望天池气势雄,欲攀绝顶啸长空。
未乘索道青云上,身入蓬莱仙境中。
海宇雄图环足下,康庄大道九衢通。
东风作伴银河畔,人醉层峦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