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总统宣布土地所有权无效法案引发法律界混乱
| 来源:中华日报 | 发布时间:2025/11/13 |

【投稿】2025年11月9日,Simons总统宣布过去五年内授予的所有国有土地所有权无效,理由是政府未能遵守《反腐败法》(2017年第92号)第13条规定。这一决定看似果断,但从法律角度审视,其不仅缺乏依据,更在社会中制造了恐慌而非公正。
**法律依据何在**
《反腐败法》第13条第1款d项规定,土地分配准备工作须由负责土地政策的相关部委下属职能部门执行。同条第4款明确,若政府机构无法证明其决定符合法定要求,该决定自始无效。问题的核心在于:目前并无司法裁决或行政决议认定这些规定遭到系统性违反。总统无权单方面宣布过去五年的土地分配全部无效——法治原则不容僭越,这绝非上世纪80年代的治理模式。
**审计法院报告遭误读**
总统援引审计法院报告称2023年土地分配存在违规,但若严格遵循第13条,则应认定自2017年该法生效以来的土地分配均属非法。 若进一步追溯,1982年颁布的《国有土地分配法令》(1982年第11号)早已规定每份申请须在域名办公室及辖区专员公署公示。总统声称近年未履行该程序,但事实恰恰相反:公示程序确实执行。总统的论断缺乏事实支撑。换言之,若按总统逻辑,不仅近五年的土地分配,甚至近八年、乃至四十三年来的土地所有权均将陷入合法性质疑。这一荒谬结论完全违背法律逻辑。
**抽样调查不等于司法判决**
在2025年11月10日GBB常设委员会与审计法院的会谈中,相关部门确认自2017以来土地分配流程未变。然而总统却仅凭不足1%的抽样(6000份档案中抽查97份)作出全盘否定,此类样本显然无法代表整体。当被问及为何未追溯至1982年调查时,审计法院明确表示法律后果判定超出其职权范围,唯有司法机关有权认定行政许可无效。但该机构未明确强调此点,导致结论被政治化解读。
**草率行政损害公信力**
总统的声明违反了审慎原则——良好治理的核心准则。未经深入法律审查便宣告数千项行政许可无效,将给公民、企业及投资者带来法律不确定性,严重削弱政府公信力。
**法治需要稳定而非动荡**
政府打击土地分配滥权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正义应通过严谨程序与独立审查实现,而非一概而论的宣言。总统此举已引发混乱,并为无数诉讼埋下伏笔。苏里南需要强化法治的领导者,而非为政治便利扭曲法治之人。法律不应沦为口号,而是必须恪守的过程与责任。总统的决定,正将这一切推向无序。
dr. Ameerani Jarbandhan, DNA-l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