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本地新闻 > WhatsApp的危险性:隐私风险、政治操控与替代方案

WhatsApp的危险性:隐私风险、政治操控与替代方案

来源:中华日报  | 发布时间:2025/7/15 2:16:30

QQ截图20250714151752.png

星网报道:2025年6月23日,美国众议院首席行政官(CAO)发布通知,禁止所有员工使用WhatsApp。这项禁令不仅限制员工在手机与电脑上下载该应用,还要求已安装的用户立即将其删除。

CAO指出,WhatsApp在隐私与安全方面缺乏透明度,是实施禁令的主要原因。此举反映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机构对WhatsApp的使用提出质疑。人们日益关注隐私风险、安全漏洞,以及对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的广泛不信任,在当前高度政治化的全球格局中尤为突出。早在2019年,联合国便已禁止其高级官员使用WhatsApp,理由同样是该应用无法保障通信安全。而在2025年6月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十二日战争”期间,伊朗政府公开呼吁全国民众删除WhatsApp,理由是该应用可能协助以色列获取用户信息,用于实施定点清除行动。此外,据+972 Magazine于2024年5月的报道,在加沙地带持续进行的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军事行动中,以色列军方利用了WhatsApp数据来进行定向暗杀。

一位人权活动人士甚至警告称:“使用WhatsApp的人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冒险。” 报道中还指控Meta将用户信息提供给以色列“Lavender”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用于挑选并杀害加沙境内的目标。Meta公司于2014年收购WhatsApp时,CEO马克·扎克伯格曾多次承诺用户数据会保持私密。然而,2016年WhatsApp就宣布开始与Facebook共享用户数据,包括联系人、电话号码、头像、状态更新与IP地址等。到了2019年,WhatsApp甚至强制用户接受新的隐私政策,同意与Facebook共享信息,否则无法继续使用服务。Meta的核心商业模式正是依赖数据收集与监控,以便投放精准广告,这在本质上与间谍软件并无区别。

美国媒体ProPublica在202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进一步揭示,Meta雇佣了上千名员工,专职审查用户通过WhatsApp发送的内容,这些信息本应是“加密”与“私密”的。此外,Meta还将部分私人信息共享给包括美国司法部在内的政府机构。此外,WhatsApp频繁曝出安全漏洞,使得第三方可以通过如以色列NSO Group开发的间谍软件,远程侵入用户手机,甚至无需用户点击任何链接,只需手机中安装有WhatsApp应用便可能遭到攻击。这些揭露仅是冰山一角,WhatsApp及其母公司Meta(也包括Facebook与Instagram)所存在的问题远比一篇文章所能详述的更为复杂。

然而,仅凭上述事实,已足以促使用户认真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该平台。作者Karel Donk自2019年起已停用WhatsApp,转而使用以隐私与安全为核心的**Signal Private Messenger**。Signal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为荷兰下载量最高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用户正在做出这一转变。尤其是新闻记者、律师、法官、IT专家、医生、执法人员及所有政府公务人员,更应尽快摆脱对WhatsApp的依赖。继续使用该应用不仅是对自身隐私的放弃,也可能危及身边他人的安全。

至于那些声称“我没什么可隐藏”的人,知名信息安全专家Bruce Schneier援引红衣主教黎塞留的一句话给予回应:“给我最诚实之人亲手写下的六行文字,我便能找到足够理由让他上绞刑架。”——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事实:即使是再普通的信息,在强权之下也可能被歪曲、操控乃至用作迫害的工具。

**结论**:在数字时代,选择什么通讯工具不只是个人偏好,更是关乎隐私权、生存安全与社会责任的深层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