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本地新闻 > 一带一路,苏里南决不会缺席!

一带一路,苏里南决不会缺席!

发布时间:2017/6/13  | 来源:中华日报


驻华大使洛伊德皮那斯与本报特约记者吕经纬合影 (摄影:魏丽)


——本报特约记者专访苏里南驻华大使洛伊德•皮那斯
在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落幕之后,适逢本报三十五周年纪念日前夕,常驻祖国特约记者在京采访了苏里南驻华大使洛伊德•皮纳斯
记者:洛伊德大使您好!非常高兴又在使馆见到您。
洛伊德大使:呵呵,时间真快,从去年五月我们在加勒比国家文化图片展上的愉快交流到现在已经转眼一年了!
记者:一年来世界的形势发展得很快呀,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整体进程,北京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经落幕,我们很想知道这样一个中国的国家政策,在苏里南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响?苏里南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洛伊德大使:ok!好,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中华日报》读者和更多的朋友们了解一下苏里南国家,苏里南政府,苏里南人口和民族。苏里南和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苏里南共和国(荷兰语:Republiek Suriname),简称“苏里南”(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于南美洲北部,东邻法属圭亚那,南界巴西,西连圭亚那,北濒大西洋,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3~27℃,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首都帕拉马里博为苏里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的国名源自当地原住民苏里南人,原为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地。1593年被西班牙探险者宣布为其属地。1602年荷兰人开始到此定居。1630年英国移民迁入。1667年英、荷签订条约,苏成为荷兰殖民地。1815年维也纳条约正式确立荷对苏的宗主国地位。1954年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11月25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极为多元的国家。苏里南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汉语中的客家语也在苏里南广为流行。我们苏里南和中国彼此已经建交41周年了,我们的关系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密切!所以现在中国主办这样一个重要的世界级论坛,“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活动,我们苏里南看到了解到之后也非常激动的。因为中国政府的政策与苏里南国家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说伟大的中国复兴,伟大的中国梦也会给苏里南新的发展带来动力。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几千年了,已经把中国、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起来了。当初按西方的说法还没发现我们那边,我们是新世界,美洲、南美、中美、北美那时候还没入世界地图。但是这个新世界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地纳入在这个“一带一路”里头了。我们苏里南人口60%是亚洲后裔,我们要更加了解我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现在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起来。你想发展未来,当然要了解过去,这样才有历史的纵深!(记者:嗯,对!)所以中国政府看的非常准确,看得很远!以前是什么情况,前人是怎么走过来的,变成今天这样的发展水平,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我们苏里南应该也是看准了这个历史方向,我们的政府非常看重一带一路和全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中国,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接下来中国也会跟我们苏里南更进一步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成果。而且,一带一路,我们决不会缺席!更不会只当观众。
记者:非常好!既然是这样,驻华使馆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安排?
洛伊德大使:我们使馆首先是日常的工作。苏里南来华人员最近也越来越多,我发现从苏里南来参加培训的,政府里头的等等方面的越来越多。我主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这边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从政策方面、经济方面、文化交流各个方面都要介绍。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我最近就安排了一个从苏里南来的记者采访团,他们就是来报道“一带一路”的。下一步我还要就“一带一路”的相关工作做更多的筹划,例如在苏里南建中国文化科技园区。
记者:刚才您说苏里南的新闻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这其中还有一份华文报纸,就是苏里南《中华日报》。请问您对这张报纸有什么样的看法、评价和期望?
洛伊德大使:是这样的,以前很多苏里南当地的华人在开超市啊等等做一些别的生意,现在随着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这份华文报纸已经进入主流文化里头了。原来苏里南主流文化中就是荷兰语英语,现在我们那边儿的华人越来越多,他们已经参加很多主流经济活动,他们不能缺少信息。我也发现这份报纸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扩大了,这么多年来华人在苏里南已经越来越同化了。我本人很重视这份报纸,有些信息我直接给他们。不要等他们从别的报纸copy过来。因为别的报纸肯定会写上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我一个半月前到了新西兰,提交了国书,所以我直接把信息给了苏里南《中华日报》。因为我要避免他们从别的报纸得到这个信息。
记者:大使您刚才说到中国与苏里南建交是41年,(洛伊德大使:对对对!)苏里南《中华日报》创刊到今年35年,您给苏里南《中华日报》读者也是报纸本身写句话好吗?
洛伊德大使:当然可以,我先用荷兰语写,然后用汉语写行吗?
记者:太好了!多谢多谢!同时,我对您提出的苏里南“中国文化科技园”也非常有兴趣,有机会继续交流,再见!
洛伊德大使:再见!咱们改日详谈。
(本报特约记者吕经纬、特约撰稿人佳妮)


驻华大使亲笔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