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雨 后 

2024/7/11  |  来源:文/唐胜一

  不知哪位神仙把天捅破了,弄得上半年是大雨中雨小雨下个不歇,连续发了好几场大水,而昨晚更是一夜雷暴大雨,怪吓人的。

  山脚边刘家的老两口子一夜没合眼,好不容易熬到天刚麻麻亮,就下床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一前一后出门,匆匆往山坳赶去。

  山坳有一口水塘,一直被刘家承包养鱼。留守的老两口子没有怨言,勤打鱼草投喂,鱼儿膘肥体壮且卖上好价钱。大娘默默一算,跟乡亲讲:“养鱼划算,我家每年都能赚个一万把块钱。”大爷咧嘴“嗬嗬”笑,补充道:“够我老两口一年的开销呢。”

  在场的柳三爹听着这话不爽,猛吸几口烟,吐出一片烟雾,再捋捋花白的胡须,开口说道刘家老两两口子:“你两个是有福不晓得享,年过花甲还这么辛苦的劳作赚钱,难道儿女们敢不给钱养吗?”“那倒不是。”刘大爷忙作解释,“可我们能劳作,就劳作干点轻快活,一来打发时间,二来补贴家用开销嘛。其实儿女们吧,赚的钱也自有他们的用处呢。”

  刘家二老正因为劳动惯了,身子骨硬朗,走起路来才脚步蛮轻快,不多久就到了山坳。他们拿眼看去,发现塘埂被水冲毁,顿时心地凉了半截,赶紧跑去细看,那满禾田到处都是水塘里被冲出来的鱼儿,活溜溜地随着水流往河里卷去。大娘捶胸顿足:“完了完了,一塘鱼都冲了出来,今年的鱼塘白搭!”大爷想着如何减轻损失,忙着招呼大娘:“快,我们回家去拿土箕、篾箩来抓鱼,能抓多少算多少吧,好歹也卖几个钱。”

  二老心急如焚,几乎一路小跑,恨不能瞬间拿来工具,尽可能多抓些鱼儿,再去市场换成钱票。他们憋着一股劲,一口气跑回家,拿上工具,转身又往山坳水塘赶去。大娘挑着土箕,大爷担着篾箩,像出征的战士,抖擞精神向前,向前,向前进。

  半途上,大爷突然停住脚步,开口说:“坏了,塘埂都冲毁了,那山坳半腰上的一节公路肯定会损坏。”大娘转过身来说:“老头子,那节公路要是损坏,关你我么子事嘛?”大爷告诉大娘:“虽不管我俩的事,但万一出事就是大事。”

  大娘没有停住脚步,依旧继续往前行,不料,被大爷叫住:“老婆子,你站住,听我把话讲完嘛。”大爷一番快言快语,大概意思是:山顶上有个新开的露天煤矿,每天都有小车上、下山,还有运煤大货车往外运煤,要是那个急弯处的路段被洪水冲毁,行驶至此的车辆就很危险。

  大娘听得脊背发凉:“是啊!上、下山的车子都出不得事的,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大爷也愣住了,此时有么子办法立即通知煤矿?他捶打着自己的脑袋:“我真不该没有留下煤矿的电话啊,现在都急死人啦。”

  大娘扔下土箕,对大爷说:“干瞪眼着急也没用,我们就赶快上山去。”

  二老沿着盘山公路,气喘嘘嘘爬着,到达山坳的半山腰,果真发观急弯处那段公路的大险情,惊得连汗毛都竖直了。水泥路面下的泥土路基被洪水冲出个2米多宽的大口子,像打开的闸门,“轰轰隆隆” 地排泄着洪水。没了路基垫着的水泥路面是绝对承受不起车辆的重量,而且山上的滚滚雨水,多半聚集拢来形成洪流,经此缺口冲下而去,使得缺口被洪水冲刷得越来越大,路面越来越危险。

  咋办,咋办?大娘双眼盯着大爷拿主意。大爷此时尽显男儿本色,当机立断,告诉大娘:“你在这儿守着,不能让上行的车辆和行人过这悬空的路面。我得赶快冲过去,继续上山,拦住下行的车辆,并尽快去告诉煤矿领导。”

  大娘欲叮嘱大爷两句,话未出口,却见他已是冲过了危险路面。大爷回过头来对大娘说:“过来了,我没事。”大娘告诉他:“你没事,可我的心儿都提到了嗓子眼,万一刚才路面垮塌,你这人——”

  “哭啥呢?我都过来没事,好着嘛。别哭了,千万千万守住关卡,不能让车辆和行人来到悬空的路面上。”

  听着大爷的话,大娘先是点点头,再是抹抹脸上的泪珠儿,然后对大爷挥动着手臂:“好的,我会好好守着,你赶快上去忙你的吧,自己也要小心喽。”

  当大爷带着煤矿一众干群来到悬空路面的上端时,下端的大娘露出了一丝笑意,大声冲着上端的人说:“领导来了好啊,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有你们拿主意,至少不会出事故啊。”

  煤矿领导见此情景,发话说:“首先感谢两位老人冒险报告险情。接下来,我们要设法架设临时行人通道,这悬着路面必须派人守护两端,禁止通行,也不得让人上去,防范发生意外。刘大爷冲过来拦车报险情,他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呀,其精神可嘉。”

  大娘那端的四五位乡亲听着,接过话茬大声嚷嚷:“刘大爷是共产党员。”“刘大爷好样的。”

  刘大爷正欲回话,张开口还没讲出来,就听“咔嚓啦啦”“轰隆轰隆”一阵响,悬空的路面垮塌了,被滚滚的洪水卷下山去。

  煤矿领导对刘大爷说:“老人家,今天多亏了你两老啊,要不,后果不敢想象。”大爷回言道:“应该的,应该的。”

  悬空路面的垮塌,意味着这个安全隐患得到缓解。下端的刘大娘,这时又想到自家冲毁的水塘跑出来的鱼儿事情,便朝刘大爷喊话说:“老头子,现在有乡亲在这守着,你一时半会又过不来,那我就先下山,到水塘边的禾田捡鱼去。”

  煤矿领导抢先说:“大娘,这么大洪水,你还去禾田捡鱼,危险啊,切莫因小失大哟。”

  刘大爷这才有时间将自家水塘被冲毁的事情跟煤矿领导讲出个大概:“是我家养的一口鱼塘,塘埂被水冲毁掉,一塘鱼儿全跑到禾田、河里。本来我两口子准备去捡鱼,但想到这段公路急弯处,原来有过被大水冲垮的经历,我们就放弃捡鱼,跑来查看,发现险情,就向你煤矿报告了。”

  “哦,原来这样,更令人敬佩啊。”煤矿领导转而又冲对面的刘大娘说,“大娘,我先前没搞清事情的原委,就乱讲话,多有得罪,请你原谅。不过,你老还是不能去捡鱼,又开始下大雨了,洪水没退,下水去捡鱼是很危险的。至于你家鱼塘的损失,我向你二老表个态,由煤矿补偿给你。”

  “好,这就是好领导。”刘大娘跟前的一众乡亲大声喝彩。

  没过多久,煤矿调来挖掘机,“轰隆隆”地干起来,开始修建临时行人通道。

  村子的丁主任不知怎么知道了,也带来一队男劳力,拿着斧子、柴刀,砍杀待修路的山中树木和杂草。

  煤矿领导拍拍丁主任说:“这场洪灾,全村损失不少吧?你告诉乡亲们放心,我们煤矿绝不会坐视不理,一定给予应有的支持。”

  丁主任放下柴刀,双手紧紧握住煤矿领导的手说:“我代表全体村民,向煤矿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你们的无私援助,将会激发村民生产自救的无穷能量。”

  村、矿携手共战灾害,或许感动天地,眼前呈现和谐的景象:云散了,雨停了,天边露出了清新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