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囍”字的由来 - 李广荣

2016/9/26  |  来源:作者投稿
在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中,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到现在仍然随处可见的,莫过于一个“囍”字。

这个“囍”字,确实堪称造字文化的一绝,双喜相连,如男女两人携手并立,方方正正,和谐对称,让人看一眼就喜不自禁、喜笑颜开,想不喜都不行。这个字是如此的喜庆,所以即使是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的今天,仍然随处都可见它的身影,不管是一线都市,还是八线小镇,只要有人办喜事,就一定少不了它。

那么,这个“囍”字是如何来的呢?这还得从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说起。

当年,年轻的王安石进京赶考,路上经过一个马家庄,见一户人家的门口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大家都知道,对联都是一副一副的,这家怎么只贴了半副对联?王安石一打听,原来这家人有个小女儿,颇有文才,到了出嫁年龄,想找个有文才的老公,就想了这么个法子,自己出一上联,只要有人对出了下联,就嫁给他。

王安石虽然一肚子才华,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合适的下联,眼看考试的日子就要到了,王安石不敢多做停留,只得遗憾地离开了。

到了京城后,一切都很顺利,考试最后,主考官还要进行面试,轮到王安石时,主考官指着门前的一杆迎风飘扬的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作为下联,让王安石对出上联。

王安石一激灵,这不就是马家庄那副对联的下联吗?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当即脱口而出:“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官大加赞赏。

考完后,王安石没等成绩出来,就马不停蹄地赶到马家庄,向马小姐对出了下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马小姐一看,也一激灵,这下联对得太妙了,不光字眼一一对应,而且气势非凡,当即让家人把王安石请了进来,三天后就拜堂成亲。

成亲那天,王安石刚要拜堂,忽然门外一阵骚乱,一个人跑进来高声报喜:“恭喜王大官人金榜题名!”王安石大喜,一连写下了两个喜字,贴在门上,比喻双喜临门。

这事儿传开后,人们也都想沾点儿喜气,凡是有儿子结婚的,都写下两个喜字,既庆祝新婚之喜,也预祝金榜题名之喜。从此,“囍”字就渐渐流传开了,成了结婚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