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到宾馆赴宴的时,看着服务员端上的一盘炸金蝉,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摸神仙的趣事。
我们那里说的“神仙”,就是金蝉,也叫“姐溜龟儿”,应该算是蝉的幼虫。只有从土层深处拱出地皮,爬到草木高处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蜕变,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蝉。
老家村上坑多,水多,树多,盛夏,整个庄子如在茂密的树林中一般。到处是浓荫蔽日,蝉声一片,日夜不停,人们说话声音小了都听不清。
那时候,农村没用上电,没有电视、电扇,天又热,每到黄昏,街前家后,树影憧憧,人影憧憧,到处是一边散步,一边摸神仙的人。
特别是孩子们,放下饭碗就往外跑。一开始,天还不算太黑,神仙还没出来,我们就在树旁边的地上找小洞,因为那时候神仙正在从地下往外拱,想抢先上树,尽早蜕变再生为蝉,却不想因此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
抢先有风险,行动必谨慎,小虫毕竟不是真神仙,不懂得接受教训,就一直抢先拱,孩子们就总有机会捉到。
神仙拱的小洞与别的小洞不同。别的虫子钻的小洞,口小,里边也小;神仙拱的小洞,口小里边大,而且洞口不圆,很容易辨认。有时会看到神仙正在用前爪拱着,我就用小铲在旁边一掘,把神仙挖出来,放在随身带的瓶子里,心里生出一丝成就感,然后充满信心地继续找。这个,我有亲身体会。
如果没带小铲,就用手轻轻帮它挖洞,但一定要小心,如果让它受惊,突然回去,也是很麻烦的,往往要挖很深的坑还找不到,真的如神仙一样遁身了似的。
也有不躲的,我就在附近拔一棵小草,从洞里伸进去,让它抓住带上来。看来,神仙也与人一样,性格不都是一样的。
主要是在树上摸,所以叫摸神仙。天黑了,神仙从窝里爬出来,开始上树,很慢,刚上了不高,就被人抓下来,结束蜕变的行程。
摸的人很多,一拨一拨的,你过去,他过来,有时候摸到半夜才摸十几个。有人就到村外小河边,大路边的树行子里去摸,有的人会摸,摸的时间又长,竟会摸到一百多个。
一次摸的少,都是先放在盐水里腌制起来,攒多了全家一块儿吃,改善生活。如果等不及,就让娘就放在小锅里煎,也挺好吃。那时候,油少,没法儿炸。
炸金蝉好吃,摸神仙有趣。在黑色的夜幕中,一摸几小时,不仅锻炼胆量,磨练耐力,而且从金蝉蛰伏多年,破土而出,经过蜕变,一飞冲天,唱响大地的经历中得到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我怀念小时候在老家“摸神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