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战役”,教育在行动 ! —— 马素钦

来源:作者投稿  |  2020/3/27

    我护送学生走出郏县新世纪小学的大门,他们嬉笑着一步跨进了寒假。

    回到家里,我做了美味迎接我的孩子。儿子捧着鲜红的奖状,女儿拉着沉重的行李箱,依次归来。挣脱我热情地拥抱,姐弟俩一头扎进寒假作业。我告诉他们年前尽可能把写的作业完成,因为大年初一我就会带他们走亲访友、游山玩水……直到开学,读背的内容,可随身携带。我嘱咐我的学生:作业赶早不赶晚,尽可能早点完成。

 当我把除夕的饺子端上桌时,姐弟俩的作业也接近了尾声。班级微信群里蹦出一个个回复作业完成的信息。让这个既当妈妈又当老师的我倍感欣慰。

 春晚《爱是桥梁》,让两个刚从作业中抬起头的孩子为之一颤,虽然我曾多次告诉他们: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疫情严重,已封城。

 初一,我们呆在家里。

 初二,我没有去给年迈的父母拜年。乖巧的孩子,把那早已清空准备装压岁钱的口袋悄悄压扁。

 初三,封村。

 初四,封路。

    初八,出入我家的胡同路口被堵。孩子们背诵的作业早已倒背如流,要求读的书目早已烂记于心,我看到孩子捧书的手有了倦怠,脸上有遮掩不住的烦躁。

 封城、封村、封路,除了超市和药店,其它商铺、公众场所全部停止营业。面对每天递增的黑色数字,我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还好此刻是春节,家里储备了足够的食物。电视上、手机里一个个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一个个坚守路口的防疫干部,一个个早起晚归的环卫工人,一个个守在柜台前的营业员,疫情面前,他们没有时间在家享受“无聊”。他们让我的内心回归平静。

 疫情不断,开学日期推延,孩子该预习下册知识了,可今年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寒假了新书还没回来,下册知识无从知晓。我的学生们呢,他们的家长是在家,还是坚守一线?他们能像我一样放下手机陪着孩子吗?孩子听家长的话吗?虽然我在班级群里推荐了很多适合六年级孩子阅读的课外书,可他们的家里储备的有吗?没有的话,疫情当前他们该去哪买书?他们该不会天天拿着手机,抱着电视吧?那些调皮的学生在自己将要疯的同时,是否令家长崩溃?我再度陷入焦虑。

 “叮咚”学校群里发来信息,校领导转发教研室的信息——1-9年级统编教材电子版!校领导要求各任课老师把对应的教材发到各班微信群,开始组织学生线上学习。真是雪中送炭!

 我开始有计划地陪我的孩子预习下册内容。

 同时,我把六年级语文电子课本发到班级群。告诉大家开始网上学习。我认真备课,把第一课的知识点发到群里、把作业发到群里。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们把读得流畅生动的课文视频发到群里,把写得工整漂亮的生字展示到群里,把自己的困惑提问到群里……我认真检查、及时回复……数学开始了、英语也在进行。

 郏县新世纪小学,每个班级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网上学习!  

 在郏县教体局地部署下,郏县西街学校、新城小学、三立国际学校……全县网上学习全面启动。

 为了阻断疫情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有的老师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利用网络让孩子们在家中开展学习。

 我们是普通的人民教师,面对疫情心系武汉,纵然我们不能像医生、护士那样逆行而上,不能像那些防疫干部一样守村护路,可我们禁足在家,拿着手机陪着学生——呆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我坚信我们的伟大祖国定能战胜病魔,克服困难!疫情终将过去,迎接我们的是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