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宅在家里,至今哪也没去,除了看书,就微信聊天。昨天与一位文友聊着聊着,就聊到读书的话题上。文友问我:“你一天用多少时间读书?” 我说“现在用来读书的时间少多了,也就两个小时左右” 。文友告诉我:“我每天用来读书的时间还不及你的一半呢!” 我颇为惊讶:“你难道没有时间吗?” 文友回复:“时间是有,可几乎都用去看微信啦。” 哦——,这个么,我也有同感。
微信是个好东西,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微信,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一面的前提下,也不可忽视其负面的效应,比如微信依赖症问题,有些人似乎离开了微信就没法过了。
微信的最大优势是:聊天、视频通话不花钱,还能购物和支付,更能建群扩大人际关系方便办事,等等。现今不用微信的,还真有点“寸步难行”了,所以,上了年岁的老人也与时俱进地学会使用微信,而且用上就上了瘾。有人建群,有人进群,往往还被人拉进群。各人一般都进了一二十个微信群,加上微信朋友,还有微信朋友圈,你瞧瞧,够忙乎的吧,即使当“潜水员”不冒泡,但总得做看客瞧上一眼的。难怪有人如此感慨:“我不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微信上,而且还挤占了不少上班时间偷偷地玩微信。”
稍微上些年纪的人都经历过在没有手机微信的时代,他们的业余时间多半是用来读书的。那时图书棺的阅览室总是人满为患,借书处人来人往;那时不仅新华书店生意火,而且街头的书摊生意也很赚钱,哪像现在几乎没了街头书摊;那时的候车室(亭),多数人都在看书读报;那时的各处院落,见到老人聚在一起低着头的是戴着老花眼镜在认真地读书……。世事变化真快,现今读书的场面少了。去年,我与朋友乘坐高铁,当他发现满车厢乘客都在津津有味地玩手机而唯独有位姑娘拿着一本书在看时,便惊讶地叫出声来:“哇塞,还有人不看手机看书呀!” 真可谓少见多怪。
实话说,我也喜欢用微信,有三十多个微信群,微信朋友不好统计。曾经一段时间,沉迷微信不能自拔。可久而久之,耽误了读书学习,我才以平常心去对待微信,分出一些时间用来读书。因为我靠读书改变命运,我偿到了读书的甜头。现今从单位内退休养,有了大把时间,我更要继续读书、丰富知识而充实生活、安享幸福晚年。
读书的益处,应该大家都懂,因为自发蒙进学校念书,老师就教育过:读书长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好多读书的励志故事让我们铭记于心。有一位名人曾经如此地下过论断:书籍是人类的进步的阶梯!没错,事实证明这是真理。凡人都想进步,现今的人们更想进步,那么,别无他法,就请大家少看些微信而多读些书吧,让知识精彩各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