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生来渺小 却向往远方 ——读《蚁呓》有感 —— 文 龙红平

来源:作者投稿  |  2020/1/30

  读到一篇周宗伟的《蚁呓》。文中叙述了一只小小的蚂蚁简单而又丰富的“人生轨迹”。读完感觉不是蚂蚁的呓语,更像人类的轻吟与呼喊。

  开篇以初生的蚂蚁寻找自己的影子拉开”人生”的序幕。因为渺小,孤单,想寻找影子作伴,却屡屡受挫。低处被踩,高处跌落,太阳炙烤,雨水冲刷。生来渺小,却向往远方。一路跨过围墙,一路穿越边疆,静静地游荡。这和我们人类何其相似:渺小,倔强,面对现实拼尽全力结果却不尽人意。

  中间以蚂蚁奋斗、迷茫、孤独为主线,阐述虽然渺小卑微,却力所能及的发光,把眼前照亮。不怕风霜,努力活成想要的模样。在低处寻觅赖以生存的食物,努力向上向上,不惧风雨,勇敢前行。但终究渺小,几次遇到险境,差点丢失性命,彻悟如果“人生”不舍弃一些东西,将永远无法长大。只有牢牢贴伏,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有生存的缝隙。

  “你看不见我,并非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是因为我小得难以进入你的视线。”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这只微不足道的蚂蚁,心中依然有冲破黑暗的力量,信心,和无畏的勇气,想脱离同类,作强大,真实的自己。偶然它遇到了一只生活在书山脚下的放大镜,镜子中超乎自己想象的庞大形象,让蚂蚁做英雄的梦瞬间膨胀。它要用行动彰显英雄本色,于是挑起了同类的一场战争,战争最后以惨烈结束。冷风乍起,幡然醒悟,原来英雄梦是要以成千上万的同类生命为代价。它觉得自己很脏,贪婪与欲念,丧失了心智,迷失了方向。

  蚂蚁离开群体,愈走愈寂凉。看不清的梦想,找不到的方向,迷惘困住坚强。它攀上一根竹枝看风景,爬上去之后才发觉原来是一只竹叶虫,它把自己藏得如此巧妙,既让自己安全也让别人放心。蚂蚁终于明白,英雄只想凸现自己,而智者却想把自己隐藏。于是蚂蚁在闹中取静,以为隐藏能让自己变得成熟豁达,不知孤独已悄然而生,日渐加剧。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下来是孤独的。只不过,思想悬浮在空中,而灵魂在独行。读着读着,会觉得那只蚂蚁就是我自己,渺小、倔强,面对逆境做过很多努力,但最终在现实面前输得一败涂地。明白并清楚知道生活的无奈,也感受着生活的挫折失意,无法逃离。命中注定的这一切,唯有欣然接受。也许痛苦流涕,也许只是刹那的欢愉,可这又有什么了,与你我,都只是经历,是生活的馈赠而矣。

  篇末,蚂蚁在知己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美好而又快乐的时光,随着知己的逝去,渐悟生命的真谛——大自然在死面前最公平,因而它的力量也最不可抗拒。于是,也便懂得,对于尚存的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生命如同蚂蚁,所有的成长都是为了记忆,殊路却是同归。

  “你看不见我,并非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是因为我小得难以进入你的视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乃至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也与蚂蚁一般脆弱。冷酷的外表,无法掩饰一颗落寞的心;放声高歌,眼神迷离,触不到叩动心弦的乐曲;心在流浪,找不到停泊的方向……

  读完有隐隐约约的痛在心底,人如蚂蚁,一步送别过往,一步背起成长。岁华有序,命运无常。泪水终究灌溉成长,在心底洒下阳光,终会把未来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