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分享信任的时刻——文/靳小倡

来源:作者投稿  |  2020/1/28

 有天晚上,我正在处置室里为患者缝合一道长约10厘米的伤口,缝合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护士在诊室里大喊我的名字,说有病人需要紧急抢救。情急之下,跟患者及其家属匆匆交代后就去抢救病人了。

 当时我在想,他们是否跟我一样,也在想着那个时刻我们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对方。我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对我足够理解与信任,不对我拳脚相加,甚至就此终结我的性命;患者及家属则希望我的这个举动不会让病人落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因此危及生命。

 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极其渴望世间所有人,将信任纳入自己的轨道,能给以我们足够的支持与理解。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我们都要互相依赖。有时候,这种依赖,只是要求我们对生命多一份尊重与敬畏,就这么简单。更多的时候,这种依赖需要我们彼此合作,与家人合作,与朋友合作,与陌生人合作……

 毕业那年,我参与了一名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患者因休克无法提供明确的病史,只能间接通过家属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尽管我只是一名实习医生,从未接触过布鲁菌病患者,无法从病人口中得到详略的病史,但我得依赖患者家属对我足够信任,能准确地提供病人的具体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何时发烧、发烧的具体情况等等。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患者最终被确诊为布鲁菌病,进而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也日益频繁。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100多个国家精诚合作,共同打造了新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这一倡议促成了50多个政府合作协议的签署,正在稳步实现全球化的再平衡。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构想的实现已经无法单靠我们自己来完成了。

  作为一名医者,我们接受的是公众的信任,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公共财产。公众的信任是不会随便托付给人的,因此你首先得证实自己能够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份工作。随着时光的迁延,我必须承认,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必须依赖其他人的信任与判断。因而,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看似荒谬的医疗决策或许根本不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任何威胁,却是一个分享信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