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 戴燕燕

2016/8/17  |  来源:作者投稿
家是幸福的港湾,而家风是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坚韧、善良。
大雨之后的街道,清新了许多:鲜亮的樟树,灿烂的紫薇,缓步的行人,一切恍惚间又慢下脚步,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在我和爷爷围着火炉聊天的时候,爷爷给我讲了个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在我大伯﹑姑姑和父亲都很小的时候,由于当时社会正处于贫穷时期,食物极度匮乏。然而我的奶奶在生小姑姑的时候,因为难产而去世了,还带走了爷爷刚出世的女儿。那时的爷爷伤心欲绝,可是生活依然要继续!爷爷一个人还要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更是难上加难。爷爷经常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糊口,别说吃好的了,能有点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错了。爷爷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饿,而我们那会不知道啥叫饱。”爷爷常常为了让爸爸他们能多少补充点营养,会把攒下的白面、大米给他们吃,自己吃的是粗粮,在那个时代里,白面、大米可是奢侈品。爷爷说:“有一次,你爸爸问我,为何不吃白面呀?我就对你爸爸说:“爷爷胃不好,不爱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给你们吃!”可惜爸爸那会还太小了,不会理解爷爷的意思的!爷爷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眼睛湿润了,我理解了爱和善良是怎么样传承的,无私的爱无关岁月苦难,善良无关时间和空间!
记得读初三的时候,我因为中暑生病了,自己和老师请假,一个人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家后,就晕倒在地。爷爷二话不说就背起我又走了一个小时山路到镇上看病,打了三天的点滴后。回到家后,爷爷用干桂圆煮鸡蛋给我吃。可惜平时我都不知那桂圆是藏哪里的!都已经长满了虫子。爷爷硬是逼着我吃下了那碗爱心满满的汤——桂圆煮鸡蛋。
记得我上了高三后,因为家乡离县城路途遥远,不仅要坐车还要渡轮才能到学校。有一次刚过年初八,学校就要补课,父亲不放心就送我去候车亭等车。天下着蒙蒙细雨,父亲扛着我的旅行箱走在前面,而我打着伞跟在后面,走着走着,看着父亲蹒跚的背影眼睛湿润了,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心里突然酸酸的,因为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才发现原来自己父亲的背影也是佝偻的,怎叫人不难过?这就是重如山的父爱。
2005年,是我高考的那年,而我并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当时家境一直贫困(弟弟妹妹还在读高中),可我依然自私的要上大学。母亲问我为何,我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我不愿意像你们一样一直在外辛苦地打工。”母亲平静说:“那我只有去借钱送你读大学”。但是借钱不易,反倒听到别人的劝说,女孩子家读那么多的书干什么,反正是要嫁人的。何必去浪费钱,于是所有的亲戚都不愿意借钱给母亲。逼得母亲把仅有的三千元给了父亲,让父亲带我去报名(学费将近七千)。在这年的9月3号,我和父亲来到九江学院,台风和大雨把我俩淋的透湿的,湿淋淋的我们站在报名大厅的一个角落里,看着别人报名,看了整整一天。到了傍晚6点多,我的一个学姐走上来问我们,为何站在角落里一天?我只能轻声的告诉她:“我们没有足够的学费!”学姐告诉我说“可以缓交学费,只要填一张申请表就好了”。听到这话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不管申请表写的字有多难看,马上填了一张申请表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我就这样读了大学,当母亲听到父亲说我已成功报名,在电话那头的她已经事泣不成声!没过多久母亲打电话告诉我一个惊人事实后(堂哥说有钱也不借我读书),从那之后我发誓我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三年的大学里,我一直在自考本科,到毕业时我就拿着本科毕业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终于进入了人民教师的队伍。我终于看见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我感谢母亲的坚持才成就今天的我,同时也感谢堂哥的激励鞭策我。让我可以对自己人生负责。我感受到家的融融暖意在心中流淌。
我们没有显赫的家世,却有淳厚、良善的家风;没有万贯家财,却有爷爷、父母、家人盈盈的温暖和真挚关怀。
回忆起成长中的事,我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家风是什么,爷爷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无私的爱,并把爱传递给我了我的爸爸、妈妈。而他们用行为教导我们做一个坚强、善良的人,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
我觉得自己就像园中那棵恣意生长的花,自由地沐浴阳光和雨露。幸福帮我修剪了,生活过程中的烦恼、纠结和忧郁,我的家人用天使般的温暖、美好和善良浇灌着我。
这就是我的家,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