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曲径通幽 - 李民增

2016/9/24  |  来源:作者投稿
运河龙湾处,北岸环抱的是一座绿树覆盖的人造土石山,南岸是花木繁茂的园林。园林中大道,方石铺成。顺大道往西,至将要转弯向北处,路旁一弯弯石路,在绿树掩映,隧道般通向密林深处。一天,我散步行至此,忽然想到“曲径通幽”这个成语。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之处也。从那里进去,果然如此。行至一个宽阔处,树下有几位老人坐马扎聊天,西北方向,一条石子路蜿蜒百米,不少人在上面走,或快或慢,穿梭来往,说是可以按摩健身。走累了,就在树下休息聊天。怡然自得,嘻嘻而乐。有一位“刘局长”,脚步蹒跚,轻度半身不遂,据说每天都去那个地方踩石子,持续十一年,除夕晚上也去。我信:毅力,执着。美德无处不在。正如美景无处不在。
从人们坐的地方往下几层台阶,即是临水石栏。站在栏边,放眼远望,但见碧水悠悠,映着蓝天,两岸垂柳摇曳,柳下三二游人,如诗如画,看得我如醉如痴。想不到有这么个好去处!同行的二弟感慨:“咱聊城变得真是太好了!——到哪里看看都是美景。”
他的话让我想到叶圣陶《苏州园林》中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们现在基本达到了那个境界。做为水城人,真的很骄傲!
“曲径通幽”的深刻内涵,不是谁都明白。弯曲小路的那端,是属于庄子的逍遥美景。属于陶渊明的桃源传说。弯曲小路引领着文人墨客避开世俗的烦扰,或许这正是“曲径通幽”美的所在,回转之间,领略个中的真谛与哲理。
不要怀疑这弯曲的小路是否能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更不要否定“曲径通幽”创造的人生价值。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喜欢平坦笔直的大道,却忽略了小路那端的美丽风景。大学毕业的徐本禹面前有两条可以选择的道路:是继续留在大学完成研究生的课程,还是帮助山区里渴望知识的失学儿童?一条是笔直的大道,一条是弯曲的小路。徐本禹如何选择?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让徐本禹走向了小路。他尽心尽力地帮助山区的孩子,感动着全中国人民。小路的那端,是孩子们绽开的笑颜和国人赞许的目光。小路的那端,不正是风景幽美的地方吗?“曲径通幽”正是徐本禹面对人生的态度。
人生就像长途旅行,平坦的大道固然风景宜人,弯弯曲曲的小路风景亦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