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牵牛花响》 - 许 亮

2016/9/2  |  来源:作者投稿
一场夏雨过后,阳光挥去露珠,紫色的牵牛花,爬满屋后的竹篱。抽去花蕊,放在嘴里就能吹响,母亲说,这是大自然的喇叭。
多年以后,屋后那片喇叭花犹在,望着望着,竟一时出神,漫眼紫色的绚烂在流淌,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全部抛到九霄云外,一切轻松、纯净,仿佛回到儿时,全世界只有自己,那个无忧无虑的孩童。
那时候,乡下清一色的是老瓦房,青砖的墙,杉木的梁,开道后门,好卖饭碗。乡村淳朴和谐,家家户户流行开一道后门,便于相互串门。夕阳西下时,我坐在门槛上玩,抬头看看门檐上的照妖镜,侧目找找远处柏油路上拖拉机,又不时拿根木棍逗逗阿猫阿狗。母亲突然唤道:“儿子,搭床去。”我便领会,一溜烟跑到井边,打两桶井水泼在水泥场,然后支起两张长凳,搭张竹条板,一张简易的凉床就成了。
只消太阳一落山,小伙伴们准时出现,陆续挤上凉床,手里各自端着一只碗,碗里有少量的饭菜,大家挤在一起,你有毛豆,我有黄瓜,咱们互相换着匀着吃,这叫做“卖饭碗”。
瞅着屋檐下的竹椅还空着,小伙伴们每人一朵喇叭花,放在嘴里一齐吹,母亲听到声响,也端着个碗走出屋来,坐到竹椅上。只是她的一碗白米饭上,顶着一块咸肉。
大家就一边“卖饭碗”,一边听母亲讲故事。母亲说,有个放牛的娃叫牛郎,没钱娶老婆跟老牛相依为命。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明天有个仙女会到湖里洗澡,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第二天,牛郎躲在大石头下面,拿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就会答应做牛郎的老婆。
故事讲完,大家的饭碗也都见底了。母亲从她的碗里夹出完整的一块肉来,放到我的碗里,让我和小伙伴分享。这就是游戏规则:谁一直听到故事散场,谁就有资格吃肉。我就把肉按人数平均分了,最多的一次,一块肉被分成了五份。
又摘一朵牵牛花,抽去花蕊,放在嘴里,依稀吹出儿时的声响,声响里飘着母亲的故事,还有分肉的不规则形状,在脑海深处沉淀风干,也许永远吃不完。而今,生活渐入小康,大快朵颐时,难免忆苦思甜,我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