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庚子年,不平凡的春节—— 范云阁

来源:作者投稿  |  2020/3/30

        庚子年将至,一场无情的瘟疫正向人间袭来,为原本喜庆的鼠年春节增添了一抹沉重的气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无论你居住重灾区的武汉,还是远隔万里的北疆,都已经置身于这场灾难之中了,无时不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时至小年,街头店铺挂满了大红灯笼,地摊上铺着红红的春联,年的气氛愈加浓厚。腊月二十八,家得乐超市,人们摩肩擦踵,排着长队过秤付款,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浑然不知凶险将至,更不知什么是病毒感染。在农贸市场,我和老伴儿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忙于购置年货。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政府已经三令五申,启动应急预案,严加防范,有些人楞没往心里去,也许有个认识过程,人群中少有戴口罩的,即便有也是出于防寒,人们神色安闲,尽享节日的喜庆。

  1月23日,武汉封城,各家媒体网络、微信朋友圈,疫情防控的报道铺天盖地,人们心中有了许多的不确定,并开始重视起来。我赶紧到家附近的药店买口罩,柜台里堆着一大摞,10片一包,每包6元。“服务员给我开一包”。说完犹豫一下,想再买几包。问老熟人店长:“以后口罩能不能断货?”“多的是,随时都有。”回答肯定,我便信以为真。次日,想家人口多,还是再买几包吧。我进门一看,柜台空空。店长解释道:“昨天,一人一二十包的买,现在全市都没货了!”一夜之间,医用口罩成了最高频的词汇,一罩难求,真后悔当时没多买几包。后来找熟人,总算又买到了两包,给孩子们省着用吧。紧接着,我又去了几家药店,想买酒精和消毒液,均无功而返,回答口径惊人的一致:“没货!”后来社区每样分给了一瓶,心里总算托了底。

   疫情的扩散,击散了过年的气氛。除夕,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各地白衣天使纷纷驰援武汉,总书记大年初一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疫情防控……我第一感觉是:疫情紧迫,非同寻常!很快,家乡城区的公交车停运了,相继除医院、药店、超市外,其他经营场所一律关门闭户,全城交通管制,各路口设检查站,所有机动车辆禁行,昔日繁华的街道,空空如野,犹如空城。

“宅在家里”,管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也是别样的过年方式。无暇顾及春晚,戴上老花镜,每隔几秒钟,就忍不住刷一下手机,盯住电视新闻,偶尔眨眨干涩模糊的老花眼,所见所闻都是疫情,每天确诊急剧增长的病例,令一家人揪心。特殊时期相互理解,亲属间打消了互相请吃的想法,儿子取缔了到岳母家拜年、同学好友相聚的安排,改为网上拜年,微信交流。亲属间走动少了,但亲情不减,互动不减,也别有情趣。

 正月初四,我“全副武装”去了一趟超市,买了点青菜、水果、酸奶,调换一下节日的口味。与年前比大相径庭。一进门就是“防控关乎你我他,共享和谐千万家”的醒目标语,入口处有工作人员逐人监测体温,超市里秩序井然,买货的人稀稀拉拉,货物齐全,有的货价下调。人人佩戴口罩,面色略显凝重,相互保持着距离。街道上冷冷清清,路人寥寥无几,路口红绿灯变成了24小时红色,仍有交警值守,维护着城市的运转,守护着人民生命的安全。

   “宅在家里”,已经是第六天了,室外天气晴好,暖阳高照,我和老伴儿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在小区广场遛遛弯,总算能呼吸新鲜空气了,回家赶紧洗手消毒,一点都不含糊。刚坐稳,微信的铃声响了,打开一看“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心里豁然开朗,可惜“晚了三春”,各家药店上天晚间就抢购一空。很快,网上又传来辟谣的消息,我和老伴儿说,没买到也好,今后不可轻易妄动,决不能信谣,更不可传谣,还是以官方权威发布为准。

 春节假期未到,儿媳早早就参加了社区的防控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儿子也投入到了紧张的战“疫”中,负责武汉返乡人员的包保工作,全权包管吃喝拉撒,他无所畏惧,勇于担当,贴心服务,受到了部门的表扬,我和老伴儿为孩子们能为防控工作出力,感到由衷的高兴。

  疫情防控前线,医用物资短缺。各商客、名流、百姓、邻邦献物捐资驰援武汉。家乡人也积极奉献爱心,志愿者们一次采购医用口罩3500个,酒精100桶,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很快各方捐款近百万元,无私援助疫情防控。

 2月8日,正当全市上下紧张的战“疫”中,市区确诊了一名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有16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战“疫”的气氛愈加紧张,住宅小区严格管控,守住门,看住人,限制出入。住在一个城里的孩子们,元宵节只能宅在各自家中,在微信发红包,晒吃喝,互致问候。夜晚,明月高悬,灯火辉煌,街上没有行人和车辆,偶有烟花在空中绽放,城市和每个家庭经历了从没有过的寂静。我突来灵感,吟诗一首:“今年元宵冷清清,儿孙防控宅家中;微信发钱晒酒菜,别样方式情也浓。”发到朋友圈和家族群,孩子和亲友纷纷点赞。

  我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那样逆行武汉,不能向年轻人那样走出家门直接参与战“疫”,但我还可以执笔码字,让情的逶迤沾满纸笺,留存那墨的典藏和瞬时的美好与疯狂。连日来,先后撰写了《抗击疫情,匹夫有责》《宅小家为大家》《口罩‘神器’》等10余篇文稿,发布在《老年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和有关网站,为武汉加油,为战胜疫情鼓劲,坐在家中为战“疫”做贡献。

  既宅之,则安之。我时刻关注疫情,为奋不顾身战斗在疫情阻击最前线的逆行医护人员点赞,向为战“疫”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李文亮、刘智明等白衣天使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必将夺取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让我们走上繁花似锦的街头,拥抱春天,摘下口罩,笑谈山海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