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海文坛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口技画家 - 蒋先平

2016/8/27  |  来源:作者投稿


青年画家张磊在家乡的小县城很有名气,他的乡村画带着大自然的灵气,有着乡野晨露一般的清秀。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张磊辞了工作,从小县城来到了北京宋庄艺术圣地。然而事与愿违,张磊打拼了三四年,他的乡土画室虽然作品挂满了四壁,但门可罗雀,光顾者寥寥无几,作品没人购买。手中的积蓄花光了,张磊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正当张磊彷徨困惑之时,一天,一位老者光顾了他的画室,老者跟张磊交谈时知道了他的困境,便坐下与他长谈了起来。
听了老者的一番话,张磊深思良久。最终听从了老者的建议,关了画室,拜口技表演表为师,认真学起了口技表演。
张磊学习口技表演跟别人不同,他只学与乡村人物景物相关的口技。鸡鸣狗吠,牧羊归栏的欢叫,炊烟袅袅时小鸟的歌唱,入夏雨打窗棂的噼啪响声,寒冬北风狂舞的怒吼――
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张磊模仿的乡村人物景的声响惟妙惟肖。如果闭上双眼,听着从他口中发出的那此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声响,犹如身临其境,让人陶醉其中。
学有所成的张磊又返回了北京宋庄画室,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再坐门待客了,而是把挂着的乡村画拿了下来,来到了北京各个老年公寓、公园、社区,他在这些老人多的地方,搞起了画展。
张磊向现场的老人表演口技,他的口技与乡村画内容完全吻合。看着眼前的画儿,听着耳边的声响,许多老人热泪盈眶。这些老人生在农村,很多人十几年都没有回过故乡了,即使有的回到了家乡,可看到的却是高楼林立,那记忆中的儿时乡村画面再也看不到了。如今在张磊的画作和口技中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就在眼前了。许多老人老泪纵横,激动的哽咽着说不出话了。
画展中,老人们纷纷购买张磊的乡村画作为对故乡的怀念。很快,张磊这几年创作的几百件乡村画全部卖了出去。从此,张磊周一到周五作画,双休日去搞画展,生活有了保证,日子也富裕起来了。
后来张磊又专程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举办了画里是故乡主题展览。他现场配以口技表演,他的展览深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作品畅销不衰,张磊这个会口技的画家着实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