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侨社信息 - 苏里南中华日报

周友仁主席在中侨新建会所揭幕典礼上的致辞

2019/1/29  |  来源:中侨文化中心

(2019年1月27日)

尊敬的刘全大使和夫人及大使馆的其他官员;

尊敬的贸工旅部部长曾锦荣阁下;

尊敬的我们的老朋友莱斯兰及夫人;

尊敬的侨领们;

女士们   先生们;

      首先让我代表中侨文化中心的全体理事向参加庆典活动的来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同时春节即将来临,我亦代表中侨理事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所谋遂意、合家幸福。我还得感谢廖玉强、刘安平和杨顺祥三位先生为兴建中侨新会所之监管工程顷注了大量心血的无私奉献。

      中侨成立于1999年,屈指算来今年正好是2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我们觉得漫长且艰辛。20年来的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地不经意地走过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侨商们都惨淡经营,汇率高企。尤其是在月会运转方面,困难重重,令人堪忧。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理事们披肝沥胆地兢兢业业、绞尽脑汁、严谨以对、精心处理,逐渐地取得关键的进展,从而慢慢地扭转了危机,获得侨胞们的良好口碑而拥戴。自从申请到政府的4公顷土地后,一直以来兴建新会所是我们的梦想,今天梦想成真,这都是侨胞们的大力支持和理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新会所从奠基礼到落成,在经济低迷的今天,断断续续地干了二年时间,除了美轮美奂的办公大楼和广阔的停车场外,还披荆斩棘的平整了周边的沼泽地和拓宽了四周的排水沟渠。此外,离中侨门前约一公里的坑坑哇哇的泥泞路铺上了现代的沥青。此项工程是中侨出资由中国大连国际公司免费提供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而造就的,此举是中国驻苏里南前任大使张晋雄先生大力推动而成。此举不但给中侨带来便利,更受益于当地居民,当地居民免受泥泞之苦而交口称赞,也为北区的道路建设尽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中侨为善不甘后人,除了每年赞助中文学校和寄居于侨团的长者外,还赞助本埠颇俱规模的5所慈善机构。

      中侨仍有二公顷土地待开展,大有发展空间,新会所的落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展望第二步的计划是建造一个室内体育馆,可供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设想第三步计划是建造一座长者疗养院,内设有医生、护士等医疗设施。这些愿景老朽的我们恐怕难于实现。祈望后继的青年才俊在广大侨胞的大力支持下,再创辉煌。

      时移世易,物换星移,我们觉得中侨福利会这个名称只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缺乏创新和远见,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定的水平线上,跟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广开言路,拓宽视野,故于去年八月份的理事会决定易名为中侨文化中心。

      时势艰辛多变,一不留神就会遭时代洪流所卷走,时代发展的趋势强烈要求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应付时艰。‘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陋习必须屏弃。苏里南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交流。我们仅占苏里南人口的百分之二,却从来不存在种族歧视的和平共处。过往和现在的苏里南政府中,都有我华人国会议员、部长甚至总统的影子,华人中荣获学士、硕士、博士者大有人在,他们活跃在律师、医师、工程师、会计师及政府各部门和企业界中的CEO的高级行业中,他们是夺目耀眼的珍珠。这已足证明我华人已深深地融入苏里南社会的正能量。我们团结起来并非骑在别人头上去指手划脚,而是为了我们的切身利益,为了争取我们应有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地位,为了我们代代相传的安居乐业。团结一词是时代的强音,切须正视。

      最后请大家共同举杯!

      为苏中友好万古长青!

      为刘全大使及夫人与大使馆全体官员的身体健康!

      为曾锦荣部长的身体健康!

      为我们的老朋友们及夫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在座的侨领及来宾们的身体健康!

      为中侨文化中心顺风顺水和理事们及夫人们的身体健康!

      干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