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地区的毒品交易绝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问题。它深深扎根于我们的社会,潜入边境,腐蚀机构,并剥夺年轻一代的未来。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以及周边加勒比国家,多年来一直是南美洲可卡因走私至欧洲和北美的战略中转区。但最初作为一条有组织的走私路线,如今已演变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安全问题,并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后果。
其影响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甚至越来越多女性)被快速致富的诱惑所吸引,法治机构受到侵蚀,社会对腐败逐渐习以为常。当警察、海关甚至政界人物卷入毒品运输时,不仅动摇了公民的信任,也损害了国家的公信力。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对欧洲持续存在的巨大需求视而不见,正是这种需求不断助长了区域内的生产、走私和暴力链条。7月15日,法国国家海军在马提尼克岛沿海拦截了一艘货船,查获近五吨可卡因,并逮捕了十五名涉嫌人口贩运的人,大部分为塞尔维亚国籍。所有嫌疑人均已移交至法属马提尼克的反毒办公室(OFAST)并接受起诉。这次在马提尼克领海内查获的近五吨毒品,是今年迄今该地区最大的一批,也是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据《世界报》获得的一份 OFAST 内部机密文件显示,2025年1月至4月期间,共截获创纪录的37.5吨可卡因,较去年同期的25.8吨大幅上升,并延续了2023至2024年间130%的增幅。不仅海上打击行动频繁,岛内也同样展开执法:7月13日,警方捣毁一个犯罪组织,缴获了可卡因、大麻、枪支和现金。迹象表明:加勒比走私路线仍在活跃,正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国际化。
然而,结构性应对措施依然缺位。我们过于常见的只是象征性动作:一次大规模查获登上新闻、偶尔的一场示范性审判,却没有对执法体系的根本性改革,没有与周边国家的深度合作,更没有就这类交易的社会经济土壤展开坦诚的讨论。拉美的“禁毒战争”已经失败,这一点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已得到承认。但这不应成为维持现状的借口。我们需要的是超越单纯打压的区域性对策。
这意味着:必须投资于预防和教育,解决贫困与失业,现代化边境管控,最重要的是: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建立透明度。因为只要毒资仍能买通权力,任何关于正义的呼声都显得空洞无力。
此外,作为一个地区,我们必须勇敢地反思自身在这条链条中的角色。我们的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反洗钱能力?港口企业是否得到充分监管?哪些企业充当了掩护?毒资对我们的选举活动影响有多深?逃避不再是选项。问题不是毒品交易是否影响我们的国家,而是我们是否真正愿意在政策和区域合作方面采取行动。因为谁若袖手旁观,迟早会被追上——追上的不是正义,而是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