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会员、服务会员一直是欧洲荷比卢崇正客家总会的宗旨。尤其对于年长或独居会员,更是本会持续聚焦重点。这些长者虽已退居幕后,安享晚年,却曾为本会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及中荷文化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他们的无私奉献,值得我们后辈深深敬重。有鉴于此,本会理事会团队精心首刽筹划“新旧会员相聚探访”活动,以真诚的问候与温暖的陪伴,为会员们带来关怀与欢笑。

由张挺宏会长率领的慰问团,一同前往乌特勒支与鹿特丹,探访三位年长、行动不便的资深会员,倾听他们的生活点滴,了解他们的日常所需。
会员欢聚情谊满怀
7月11日晚,张挺宏会长在Rijswijk亚洲美食餐馆设宴和邀请部分新旧会员共聚一堂。出席晚宴的嘉宾包括专程从林堡省赶来的詹伟光名誉会长、曾房胜名誉会长夫妇,郑学良高级顾问,原副会长张明辉(荷兰区)、原理事郑淋之(香港区),来自Arnhem的何宝琼副会长、覃宝香会员,以及海牙地区的刘水胜名誉会长夫妇、郑天送副会长、张挺贤副会长、陆汉和副会长、鍾润媚副会长、吕瑀洋副会长、郑敏儿理事、林华娣理事、张志伟荷文秘书长、陈天宋监察和张玮芝秘书处高级助理等。当晚宾主尽欢,大家畅谈生活、亲切如家,欢笑声此起彼落,气氛温馨融洽。短短一个夜晚,留下了满满的温情与回忆。虽然依依不舍道别,众人仍满怀期待地约定下次再聚。

从左至右:原副会长张明辉(荷兰区)、原理事郑淋之(香港区)与张挺宏会长难得聚首一堂,当然要把酒言欢。

难得郑氏一家亲,(从左至右): 郑天宋理事(左一)、郑学良高级顾问(蓝衣者)、郑敏儿理事(红衣者)与原理事郑淋之(香港区)彼此感情犹如兄弟姊妹的亲密,难得相聚,当然一定要好好共聚。

从左至右: 曾房胜名誉会长夫妇、陆汉和副会长、郑敏儿理事、郑学良高级顾问、副会长张明辉(荷兰区)、原理事郑淋之(香港区)、张挺宏会长、詹伟光名誉会长与及刘水胜名誉会长夫妇合照留念。

从左至右:林华娣理事、张会长夫人Lisa、鍾润媚副会长、张志伟荷文秘书长、张挺贤副会长和陈天宋监察也是当晚的座上客。

*****当晚花絮相片*****
老会员风采依旧
次日,探访团马不停蹄,继续进行会员探访活动。张挺宏会长与陆汉和副会长、鍾润媚副会长、何宝琼副会长、郑天宋副会长、郑敏儿理事、林华娣理事,一同前往乌特勒支与鹿特丹探访三位年长、行动不便的资深会员,倾听他们的生活点滴,了解他们的日常所需。此次探访不仅让长者会员感受到来自本会的关怀,更增强了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让爱心与温暖延续到每一位会员的心中。现年86岁的李茂洪,于1960年自东莞迁至苏里南,1974年举家移居荷兰。他与妻子汪紫莲相濡以沫多年,是本会的资深模范会员。汪紫莲女士曾任理事,现仍是乌特勒支华人联谊会会长。夫妇二人目前居住在护养院/家中,得知张会长一行前来探访,倍感欣慰与感动。昔日挚友重逢,大家畅谈本会的发展与往昔点滴,气氛温馨如初。随后,探访团前往拜访87岁高龄的原理事萧其蔚叔叔。他自本会创立之初便担任理事兼中文秘书,直至2023年才卸下职务,长期致力于客家文化的推广。虽然听力已不如从前,但他依然热情迎接张会长一行,感受到满满的关怀与尊重。

86岁的李茂洪(左四)与妻子汪紫莲(左三)相濡以沫多年,是本会的资深模范会员,为社团贡献良多。

原理事萧其蔚叔叔(右一)虽然听力已不如从前,但精神奕奕,与张会长等人言谈甚欢。

张挺宏会长对原理事萧其蔚叔叔关怀备至。
致敬文化传承者
接着,探访团启程前往鹿特丹,拜访原理事陈志明前辈。陈志明前辈历时近20年,倾注全部心血,独力编撰完成《客家辞典》——目前是最权威、最完整的客家工具书之一。陈志明前辈更是在弘扬客家文化中贡戏良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荷兰华侨。 他1972年自苏里南移居荷兰,虽学历有限,却凭借顽强毅力和对文化的热爱,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此鸿篇巨制,堪为后辈楷模。如今的陈前辈以含饴弄孙为乐,偶尔书写书法寄情,文采依旧不减当年。此次与张会长及团队欢聚叙旧,让他倍感温馨与感动,晚宴在笑语温情中圆满结束。

(左一)原理事陈志明前辈与慰问团各人一起晚膳叙旧。

张挺宏会长(右)与原理事陈志明前辈(左)合照留念。
总结与展望
为期两天的探访活动圆满落幕,张挺宏会长表示,看到年长会员身体健康、年轻会员与前辈互动良好,倍感欣慰。他特别赞赏荷兰护养院在照护服务、设备配套、活动组织及“平安钟”等细节安排上的周全与贴心。张会长强调,关爱长者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本会“大爱”精神的实践。他指出:“长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敬老尊贤,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传承。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最后,本会在未来日子里仍将继续深入探访更多长者会员,把温情与关怀送到每一位会员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