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春节的热闹还未远去,汤圆的香味扑鼻而来。
本周的孔院汉语课上,马自奋老师为了让苏里南学生更深刻地体验中国元宵佳节的传统文化,不辞辛劳,上街自费采购了汤圆粉、纯净水、一次性餐具,还有做汤圆馅的红枣、赤豆、花生、莲蓉、白糖(没有芝麻卖)等,然后她把这些东西及公寓的电饭锅带到了教室,把周三周四三个班的教室当成了工作坊。
当介绍完元宵节的历史、文化及主要活动后,她现身教学生们包汤圆。刚开始,有的学生还有点胆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渐渐放开了,练习一会儿,有的竟包的有模有样了。这下,原来旁观的学生也大胆地参与进来了,大家有说有笑,现场气氛可活跃了。
这边的汤圆包得越来越多,那边锅里的水也烧开了。马老师又亲自教学生们如何煮汤圆,学生们听得很专心,很快就有学生掌握了技巧。
"汤圆煮好啰",“汤圆煮好啰”,听到欢叫声,大家纷纷围到锅前。一杯杯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后分到了现场每位学生的手里,举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汤圆,更是一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学生们边吃边说:“这元宵、这汤圆,好吃!”
这个元宵节,苏里南孔院学生的心里又新添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