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四海文坛 > 童年的“百草园”(作者:杨秀峰)

童年的“百草园”(作者:杨秀峰)

发布时间:2018/7/24  | 来源:作者投稿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展示了一个令人遐想无限的童年。回想起我的童年,其实也是在一片“百草园”长大。

1983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到豫北一座城市,参与一所高校新址的筹建工作。新址在郊区,占地约几百亩,单位筹建人员和家属一共也就几十个人,那年的我只有五岁。大院里面荒草丛生,散布着几处池塘,成为了天然的乐园,兔子、刺猬、麻雀、喜鹊,幸运的时候还能看到野鸭子和黄鼠狼。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芬芳袭人,柳絮在风中飘散。有一种俗称茅草根的草,茅根是白的,我们从地里挖出来放在嘴里咀嚼,很甜。整个大院一片盎然,透着浓浓的春意。小伙伴们把细细的竹篾绑起来,在上面糊上报纸,后面留着长长的“尾巴”,一个自制的“风筝”就做好了,大家在白云、蓝天下尽情奔跑、追逐童年的梦想。

夏天,青青的小草更加茂密了,狗尾巴草随处可见,池塘里的芦苇一束束笔直挺立,荷花连成一片,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我和小伙伴们用竹竿、丝线以及铁钩做成钓鱼竿,在池塘里钓鱼。有时候我们脱下鞋子,到淤泥中抓泥鳅,一双小手下去,滑滑的泥鳅从指缝溜出去,结果半天也抓不住一条,衣服上却沾满了一身泥,回家等待的是父母的一顿训斥。

秋天,院子里一片金黄的景象。晚上,大人们出来坐在树下,畅谈外面的世界。小伙伴们出来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拍画片、玩玻璃球和石子。中秋到了,叔叔阿姨们从自己家拿出苹果、橘子、月饼,大家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欢笑声在上空回荡。

冬日的早晨,推开门窗,不禁惊叫起来,地上积了一层半尺厚的雪,院子里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奔跑,追逐兔子留下的印迹。脚踩到厚厚的雪上,发出“吱吱”的声音。堆雪人、打雪仗,红彤彤的小脸上不一会儿就渗出汗珠,大家乐此不疲。

“百草园”给了我和小伙伴们一个纯真、快乐、幸福的童年。几十年来,那片土地没有停止建设的步伐,现在华丽转身为当地拥有上千职工、数万学子的知名学府,“百草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花园”。我不会忘记那段时光,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有幸见证了所在城市的巨大发展,同时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伟大的祖国进入新时代感到由衷自豪。